第二百二十三章 惋惜-《静芳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当然节约了很大一部分建房的成本,可三岁小孩也知道,火遇上瓦砾也许还没那么容易蔓延,遇上了干草,则是如同火上浇油。

    直到赵显逼宫那一年,浚仪桥坊走了水,红光漫天,直烧入了禁宫,烧毁宫殿九百一十楹,田太后强令从内城试行防火保甲法:每相邻五家为一保,每相邻五保为一团,以后无论哪一保、哪一团生火灾,都要交出引火之人,如果交不出,同保、同团之人一起承担责任。这才降低了火灾的频率。

    可这种办法实在太过不通情理,也冤枉了许多人,数月后小皇帝逼宫,这也成为了讨伐她的一桩罪状。

    连坐之法自然是不能借鉴的,可那几年也有许多6续颁布的法令,周秦在心中回想了片刻,挑了部分行之有效的,打算帮着哥哥添补一番。

    “望火楼?”周延之挑了挑眉。

    “对,每两条街设一望火楼,朝夕轮差,令巡卫时时眺望,见了烟气、焰火,则以哨做号,如果是白天,则用旗帜指其方向,如果是夜晚,则以明灯指其方向,通知近处之人救火。”

    周秦见周延之若有所思,又道:“我听闻今人救火,若火势太大,就只能以畜生皮缝合为袋,贮水三四石,使三五力士持袋口,向火放水灭之。可若是火势太大,则无人可近,只能远远以水泼洒。”

    周延之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“军械司偌大地盘,上千匠人,难道没有一个可以打造出远处能喷水的器械吗?即便军械司不能,广告天下,谁能献上此器,则赏金赏钱,实在不行,也可以赐个出身。”

    “器械之外,如今京中也有潜火队,可都是按月领俸,如遇救火烧伤,则将不得不退队,如此一来,真遇上火情,若是火势过大,谁又愿意冒死向前?”

    周秦说着说着,声音渐渐抬高,先是晓之以理,再是动之以情,她叙述之中带着节奏,情绪先浅后深,眼神也越来越亮,整张脸似乎在着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