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九章 栽培-《静芳年》
第(2/3)页
她担心周严留在交趾久了,会把交趾变成下一个北地,到时候要动起来就不容易了,于是打算从朝中抽调将领去接替,快些让其回京。
枢密院递上来了几个名单,又送上来了广南战事的封赏方案,田太后研究了许久,还是把侄子给宣了进来。
“你的意思是,交趾日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,不需要防范过重?”田太后问道。
关于广南,目前朝中最有言权的除了周严,就是田储,如今周严不在京城,能问的,自然只有留守过桂州大半年的田储了。
“升龙府已然被推平,李氏一族全部覆灭,交趾如今的皇族已经散得干干净净,好不容易凑齐的八万兵马全被打残了,升龙府的两万守兵也已经缴械投降。至少在五十年内,交趾是起不来的。”田储道,“您不必太过忧心交趾不稳,把护国公放在广南,也不太妥当……”
他顿了顿,又道:“您有没有想过,安排一名老练之将坐镇桂州,再派几名年轻的将士驻守邕州、升龙府?”
田太后往前倾了倾身子,看起来对这个说法生出了几分兴趣。
田储犹豫了一下,道:“虽然不清楚枢密院如今是怎样安排,但就我所知,交趾一战,护国公带出来了不少小将,此次各有请封,这些将士年纪不大,地位也不高,各路出身都有,虽然经验不足,可驻守邕州、升龙府已经足够了。”
“圣人垂帘这些年,在任的武将几乎全是从前的旧人,虽然稳,却也不是很妥当……况且这一回又出了张谦……正好有机会,不若好生重用起这一帮新人来,只要是十个里头能带出一个,便都算得上是您亲手提拔起来的,以后再行任用,总比旧人顺手。”
“比如原是侍读出身的张浚、苏仲昌,这一回都各有功勋……尤其前一段才回京的何亚卿,我曾经与护国公谈论过他,都觉得这人虽然年纪不大,却甚有见识,性子也活,派他驻守升龙府,当能随机应变……等过上三五年,再视情况或是调回京中,或是派驻他地,好生锻炼一番,应是能当大用。”
田储这一席话说得十分的中立,又隐隐透着一股替田太后考虑的味道。
田太后面上浮起了淡淡的笑意,道:“日前我才见了你说的那何亚卿,确实奏对得当,虽然性子不是特别沉稳,可也能看得出来是个有见识的,毕竟年纪轻,再过上一二十年,不愁不成材。”
毕竟是朝堂大事,虽然会征询田储意见,却不能同他商议,毕竟按照田储的职级,广南的人员任用,还轮不到眼下的他来插嘴。
第(2/3)页